最近去了一趟字节跳动,然后跟几个朋友深度聊了一下。不过也很巧,谈下来一件我们探索很久的一件事情的合作。
周五的时候六爷原本约好了东哥一同出发,不料临时东哥有事,去不了。豪车蹭不到,于是六爷只能自己出发。
其实很多时候,六爷是很不愿意出门的,可能这么多年新媒体行业的从业后遗症,导致跟人见面就紧张,手心出汗。
之前和一位朋友聊起了这个问题,朋友回了一句,六爷其实你还好啦,有些人是真的不敢跟人见面,也不敢跨出去。你是虽然不敢,但是会跨过去。
这个就是你身上很重要的一点,确认了一个方向,最终都做的还不错。
这句话让六爷想起了初中时候,当时六爷英语成绩老师评价是全程都靠蒙,把正确答案全部避开了。
这件事情六爷受到了打击,后面奋发图强,一路从全程蒙,到后面多多少少也能在年级看的见头。
不过那时候六爷的数理化是真好,后面六爷总结了上学期间的一点点成绩,核心就是死磕加理解到学科的内核。
其实你这样看,我们做一个事情也是一样的,其实真正上学学到的知识并不能对你将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。
但是学习方法,以及理解学科的内核就可以帮助到你后来的路。
就比如说到的学习方法,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输出。
有一项学习方法说的就是这个模型,叫费曼学习法。就是你要学习一项技能,然后在脑海中想着这个事情你怎么跟一个行业小白说清楚,在你去输出的时候,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你就会查漏补缺。
以此你对这个领域的技能就会学习的非常快,并且是一年顶别人10年的学习。
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,学习成长的速度及其的迅速。核心就是他们在一个高速成长的环境中磨练,还有就是掌握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。
再说掌握行业的内核,这件事情也很重要,这个是让你成为行业顶尖选手的核心秘密。
说简单点就是你能够比别人跑的快,看的远,就像下围棋里面的高手都是可以计算出来几步之后的棋要怎么走。
很多人是走一步算一步,但是有些人已经看到了未来。
这个六爷就很有感触,比如早年间大家用的手机都是有很多按键的,当时很火的手机比如黑莓手机,也是那种全键盘的。
但是偏偏乔布斯开发出来了苹果手机,没有按键。只有一块屏幕。
在人人都觉得手机应该是要键盘的,但是乔布斯制作出来的却是没有键盘的。你看现在还有几个人的手机还有键盘,几乎都是全屏。
这个几乎是跨时代的产品,就是因为这样的改动,后面诞生了多少移动互联网巨头企业。
那你问,乔布斯就知道这款产品就会大卖吗?为什么人人都觉得手机应该是有按键的,他偏偏做出来是全屏的。
核心就是理解了做事的内核,就像在工业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,人人都会笑话一位做蒸汽汽车的发明家。
在没有汽车之前,人们的需求就是更快的马车,需要更快更强壮的马,还有更豪华的马车。
这个是惯性思维。
当有汽车出现的时候,大家才发现原来我是需要更快的交通工具,然后有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,地铁、动车、飞机、高速列车。其实本质就是更快的把一个包裹发到另外一个地方的速度。
当然统称包裹,人是也包裹。
你在看,马斯克现在很牛逼吧。但是早几年刚刚做电动汽车的时候,几度面临破产,人人都喊他是骗子。
你现在看看特斯拉的市值是多少?是很多家传统汽车厂商不可比拟的估值。但是特斯拉也没有那么多利润啊,为什么市值可以比那些赚钱的汽车厂商高那么多呢?
这里的核心是,未来。未来不一定是特斯拉,但是新能源汽车一定是未来,现在特斯拉又是新能源汽车的佼佼者,所以自然它的估值就高。
能够理解到上面,你也就知道为什么特斯拉的估值可以这么高的原因了。
一旦你开了天眼,知道未来在哪里,那么你提前布局。机会来的时候,你就可以起飞。
就比如六爷总是说在线教育,这个六爷的理解还是很深的,成人教育真的没有什么复购。做的越久看着用户很多,但是最终就是一个数值,没有什么用处。
那么六爷帮你拆开来看,这门生意就是投放获客,做成交。永远做的都是新用户。
老用户没有粘性、复购不高。对于企业来说看到的几乎都是表面的繁荣。
目前很多企业是这样做的,在一个品投放的足够多的时候,积累了成百上千万用户。开始做公众号变现,说简单点就是接广告,或者跑其它品。
然后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,流失率越来越高,这块的收入也会越来越低,不仅如此,因为流失你为了保证数据,还需要经常买流量进来补补数据。
之前六爷跟杨老师聊过,他们手上之前就有几千万粉丝的公众号,高峰期一个月千万营收,现在一个月也就百万。
缩水了整整10倍,而且越往后收入衰减的越厉害。
所以关于这点六爷写了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,说的就是这个点。这类模式又重,毛利又低。最好的出路是上市或者被并购,然后套现走人。教育,自媒体都是慢活!
真正赚钱的模式是走经营用户的角度去做,做跟时间做朋友的事情。这类模式又轻,利润又高。
十几二十人的团队,可以碾压几百上千人的团队。
然后你想想六爷说的行业内核,从趋势来看。以后都不会是一个增量的互联网,再跟之前一样的打法,会很难搞。
六爷其实没有研究很多人类学哈,但是分析起来还是有模有样的,你看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,还有就是爱凑热闹的。所以以前你会看到村口永远都是信息密度最高的地方。
现在各个平台的热榜就像以前的村口,以前是一村的人互通信息,现在是一球的人互通娱乐八卦。
所以明星离婚、八卦最容易然服务器崩溃。
当然人也不是天天会这么爱热闹,然后会活跃在各自的小群里面。对于私域运营,之前看到一个团队的观点是这样的。
私域运营,一个用户不会加入多于10个群,因为注意力有限。所以谁优先在用户的私域里面,就成功了一半。
而且私域里面卖货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式,因为整个市场是不缺货的,以前是人找货,所有淘宝迎来了高速发展。
但是现在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实在是太广泛了,可能是群里,也可能是抖音、也可能是公众号等等。
信息的分散之后,货找人就有了机会。
这几年抖音电商的发展也是很快,六爷身边真的认识非常多的小团队,靠在抖音卖货一年做几百万的利润。
而且信息差赚钱永远存在,因为信息差一直会存在。你可能感觉现在现在信息这么发达,怎么没有拉平信息差呢,反而信息差怎么多了呢?
其实本质还是现在用户的选择太多了,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,很多渠道之间就会有信息差。
比如前段时间的闲鱼无货源本质就是玩的信息差,把这边的货搬到那边去卖,然后赚个差价。
然后那天一个粉丝朋友跟六爷说,现在就有人在抖音做信息差的生意,几块钱的产品,到抖音卖十几二十块。还卖了几万单。
信息的高度发达,其实有些时候并不能摊平信息差,也会加剧信息差。
有些人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好,就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找到机会,再不济也可以避免趟很多坑。
但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割裂的,就有些人的获取信息能力比较差,所以钱就有了这样的流动。
所以你看有些人为什么会赚钱,核心就是有些人弄懂了赚钱的核心是什么,然后这些经验都是及其宝贵的经验。满足人性的财富密码!
就像六爷几年前刚刚入行,就没有人带着玩,完全靠自己拼杀。
然后自己长起来之后,发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,看谁都比我牛逼,没有了一点年轻时候走路都带风的样子。
但是你一旦真正懂了这个事情,再看待任何事情就会更加的通透。当然六爷说这些也并不是说知道这些就可以马上做一个很大的生意,就算有些生意很小,但是一样也可以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在。
几年前,六爷义无反顾杀进短视频领域,核心就是明白未来一定是视频大于图文大于音频的存在。
图文也并不会完全没落,要看深度的内容还是得看文章。视频只是表演工具,但是就是因为这个表演工具的受众面更广,更容易理解。所以注定会有很大的市场。
那天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朋友跟六爷说,现在的图文的质量真的是下降的非常厉害,完全没有了几年前百家争鸣,繁华的景象。
高手不愿意写了或者退到了幕后、后辈写出来的深度又不够。我们找文章现在都成为了问题。
六爷说,目前这个环境确实是这样,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目前公众号写文章反而可能成为一部分认真写文章的作者一些机会,因为竞争变少了,人人都去做短视频。
而且短视频和文章是两个不同的载体,受众不一样。只是用户变少了,但是不会消失。
机会窗口:
夜里一位朋友找六爷聊天,六爷躺在床上,朋友问,六爷你为什么觉得赚钱的时候要快速搞,而不是慢慢赚。
六爷说,这个问题以前我也是理解的不深的,但是真的是你经历过几个行业周期的时候,对这个理解就会非常深。
早年的淘宝,真的是挂什么卖都赚钱,大把的流量扶持。淘宝当时还无名需要更多的商家进驻,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其他商家看到有人在他们平台赚钱。
越是赚钱,进来的商家越多。但是哪个时间窗口也就2年时间,到后面要想赚钱只能买流量,刚开始卖流量也是一样,敢买的就赚钱,越往后买了也不一样赚钱。
14年的微商,那个时候也是一样,那个时候随便做一款面膜品牌,做一款减肥产品。招代理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。很多人进来真的是躺赚,很多人看到微商赚钱,各个宝妈都开始入场了。
但是到了16年之后,微商的受众要要不已经代理了产品,要不就亏钱失去了希望,也不敢再下场做这个生意了。
包括六爷14年做公众号,当时的文章随便到哪个行业网站搬运,都可以涨粉无数。
15年投放公众号涨粉几分钱一个粉丝,闭着眼睛投放。那个时期也诞生了非常多的巨头。
但是往往这个时间窗口是有限的,可能就是1年2年的时间,过了这个时间,你再想做就很难了。
所以在我们遇到行业周期的时候,一定要拼命的打穿,这样我们才能在下一次风口来的时候有资本有能力有团队去搞。
六爷对于这点认知其实真的很深刻,17年做知识付费,当时买流量也真的是便宜,一个付费用户成本就20块钱,投入产出比可以到达1:6,闭着眼睛赚钱。
但是现在你看,一个付费用户已经涨到了180块钱,你的产值没有上来,这个阶段你也只有死。
回过头你看这个时间窗口其实也就是短短的2、3年的时间,这个句话之前东哥也跟六爷说过,他捡钱的时候就是一天几十万的赚,突然感觉赚钱怎么这么简单。
然后在他那个行业猛干了几年,现在就完成了原始积累。但是他为什么还在找一些新的机会,就是因为他那个行业见顶,要想再做大也不太可能。
这个时候就会分配20%的精力在一些确定性不高,但是是大趋势的地方来。小范围投入,如果真的是机会又是一波新的增长。
你看很多赚钱的大老板,最终都走到一条道路,就是信佛、迷信。其实这个可以用很简单的一句话来说明白,就是他们都在这种不确定性的机会里面赚到了大钱。
而且迷信的这个东西很有意思,这几次拜佛生意做成了,你感觉没有那么深。一旦有一次你没有拜佛,生意没成,你对这个事情就会越加确信。可能这次是因为没有拜佛导致的。
很可能是上次拜佛的时候不够虔诚,下次一定心无杂念。
六爷接下来想每天认识一位新朋友,我们聊聊你从事的行业,你这个行业有什么事情是其他人不知道的,但是很有学习意义的一些事情,然后我会写出来,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大家可以在这样的交流中有所收获。
包括在介绍中可以免费介绍你的业务,做这个事情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能链接更多人,可以帮助到更多人。
原创:陈六爷
来源:六爷笔记 (ID:cysh28)